“好臭,胃有点难受!”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王家石坝猫狗流浪基地的几位记者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轻叩紧闭的大铁门,前来开门的是一位身高180厘米左右,戴着眼镜,身上衣服略显破烂的小伙。他就是来自北京的刘天兆(化名)。 在这个属于重庆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流浪猫狗基地里,生活着2000余只流浪猫狗。这些狗包括被主人遗弃的,被他人虐待致残被志愿者救回 的,还有2012年“1.15救狗事件”、2013年“3.2救狗事件”被救回来的一千多只狗。 当记者进入基地后,引起了一片狗吠的浪潮。顿时整个基地都闹腾了。无数的大狗小狗趴在铁网上,朝着记者一行人狂吠。 “你们不要怕,它们只是怕陌生人。”刘天兆用浓厚的北方口音说道,同时用略脏且粗糙的手温柔的安抚着一只狂躁的中华田园犬,那只狗似乎明白了什么似得渐渐安静了下来。 这位小伙家住北京西城区,从小就喜欢小动物,他谈到自己小时候有一次早晨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当时看到有人在卖小蛇就很喜欢,打那时候起就开始越来越喜欢小动物。后来刘天兆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学习市场营销专业。本来毕业后也顺利的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北京小动物保护协会。从此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从小所处的环境,以及境遇,会让自己形成一种独特的理念。我在小学就反对解剖小青蛙实验,看一些小动物的书籍。慢慢的就领上了这条道路了吧,然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一个人需对自己的一生追求有一个认识。但是参加了北京的小动物保护协会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了。把工作也辞了,彻底的走上了这条路了。”他笑着说道,然后理了理头上的那顶破旧肮脏的鸭舌帽。 至于为什么刘天兆在北京小动物保护协会工作得好好的,却来到了重庆。他解释道一年前在北京的日子中有一天,北京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卢荻给他打电话叫他到门外迎接特地赶来北京小协学习交流的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陈明才。当时他正好在外面带着一只年老的德国牧羊犬熊熊散步,途中他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看书,那位老人看见了这只萨摩耶,很兴奋地迎了上来,一把抱住了萨摩耶的头,并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刘天兆说道: “哎呀,这只狗啊,你太好了,太好了。你看你这么大岁数了,你的主人对你还这么好。” 刘天兆当时就纳闷饿了,这个小区的这位大爷还挺爱狗。等到刘天兆遛完狗回到协会,卢荻会长就问他: “接到陈明才会长了没?”刘天兆回答是没有。 “但是陈明才会长已经在门外了啊?” 当时刘天兆就恍然大悟,原来刚刚那位大爷就是重亲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陈明才。这位平易近人,热爱流浪猫狗的陈会长来到北京小协参观并与北京小协的志愿者一起吃住,帮助协会事务。刘天兆与陈会长的接触也渐渐多了起来,比较投缘。两人还在深夜就动物保护的问题秉烛夜谈。刘天兆知道陈会长是一位为小动物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人。因此十分崇拜他。在今年六月份陈会长再次与北京小动物保护协会取得联系反映到近来基地比较缺人手,刘天兆一听就主动请命孤身来到了重庆,协助陈会长处理重亲小协的事务。 来到重庆远离城区的小动物保护协会猫狗收容所的半年里,生活工作条件可谓是更加艰苦。因为费用紧张,刘天兆没有专门的住处,只有睡在陈会长家的书房里。因为人手少,最近还特意搬到了流浪猫狗基地,紧挨着狗舍的一间平房里。除了一架简易单薄的床外,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桌和一些破旧杂物。桌上胡乱的摆放着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之后别无其他。 “这里夜晚也有无休止的犬吠,所以刚开始来时,睡得很不好,但后来因为每天要给两千多只猫狗喂食,清扫狗舍猫舍。所以晚上一上床三秒就可以睡着。”他苦笑着告诉记者。 来到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半年里,刘天兆没有半句怨言。 “走这条路,就意味着你与金钱,权利,地位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刘天兆用这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过他并没有后悔,依旧在小动物保护道路上奋战了整整10年。 在采访的最后这位32岁还是单身的帅气北方小伙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自己的小趣事: “我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看到赵雅芝那么美丽善良。我就开始对动物感兴趣了,所以我觉得是赵雅芝把我引进了动物保护的道路上。当时80年代的菜市场也有卖小蛇,我就买了一条小蛇,然后把它放生了,因为那会儿还小嘛,所以我还希望过个十几年后它变个美人回来报答我,结果到现在还没变出来呢!”说完他望着一只白色狐狸犬爽朗的笑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省小动物保护协会网站
( 浙ICP备2022024782号 )
GMT+8, 2025-5-11 06:54 , Processed in 0.0881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