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曹志和萨琪正在训练。 图为休息时间。 作者:尚虹波 “一到休息时间,只要我坐下,它就得这样。”刚刚结束一组训练的曹智脸上红扑扑的,略微喘着粗气,在他席地而坐的腿边,一只黑色拉布拉多犬吐着红红的舌头,毫不气馁地绕开曹志的手,再一次将头搭在曹志的腿上。 这只拉布拉多犬名叫萨琪,三岁半,毛色黝黑发亮,体形匀称健美。在萨琪6个月大的时候,曹志成为它的训犬员,直至现在,一人一犬除了睡觉时间,几乎形影不离。 在萨琪的前腿肘关节部位,分别有一片没有毛的灰白色椭圆,记者用手摸了一下,竟然是厚厚的老茧。 在另一只名叫蓝卡的拉布拉多犬的相同部位,记者同样发现这样的硬茧。 “不用看了,每只搜救犬的前腿肘关节都是这样,这是在每天的训练中磨出来的。”蓝卡的训犬员孙曦宇一边拍着蓝卡的头一边告诉记者。 12名官兵,10只犬,这是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的全部战斗力量,2011年4月这支队伍正式组建,也是内蒙古第一支搜救犬队伍。 每一天,这些被誉为“无声战士”的搜救犬都要进行服从训练、箱体搜救、障碍训练等多个科目,不论刮风下雨,白天或者晚上。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让搜救犬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搜救环境,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完成任务。”宋杰说。在担任这支搜救犬中队的指导员之前,宋杰曾是市区一个消防中队的主官。 “搜”! 随着曹志的一声口令,萨琪黑色的身影如闪电一般奔向前方几个高约1米的大木头箱。虽然箱子全部被封闭,但萨琪嗅了几下后,很快便站在藏人的箱子前向曹志发出吠声。 “别看现在它们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只要一天不练,它们就会生疏。”宋杰告诉记者,在组建这支队伍前,内蒙古没有专门的搜救犬队伍,更没有训练搜救犬的经验。为此他多次前往沈阳等地学习,了解各类犬的习性特点以及训练方法。 “人学习骑自行车,只要学会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狗不一样。‘坐’,或者‘立’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重复大概6万次,它(搜救犬)才能熟记。”宋杰说。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成立以来,完成多次重大救援任务和比赛,其中蓝卡还曾在2012年巴彦塔拉饭店副楼坍塌事故救援中,获得“功勋犬”称号。而在前两届公安消防部队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中,这是队伍不论是单项比赛,还是团体成绩,都表现优异。 在呼和浩特市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每个训犬员说起自己的犬来,都如数家珍,从脾气,到爱好,再到不想训练时的各种耍赖卖萌方式。 “蓝卡胆儿小,每次上到高的地方都趴下不敢走,还得我上去一步步领着它。”孙曦宇说。而一旦蓝卡不想训练,更是拿出“装死绝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拒绝训练。或是“把头藏在草丛中希望自己不存在”,或是“抱着训犬员的裤腿求拖走”……不要怀疑,这是训练场下这些“搜救神兵”的另一面。每逢这个时候,训犬员们只能间断训练,带着他们的犬玩儿一会儿,调整它们的状态。 为了提高训练效率,训犬员们更是想尽各种办法,省下自己早餐里的鸡蛋奖励完成训练科目的爱犬,或是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津贴为爱犬加餐。在3年多的朝夕相处间,人与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十足的默契。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细心、自信,刻苦训练,为圆满完成每次的实战任务而时刻准备。”宋杰说。(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江省小动物保护协会网站
( 浙ICP备2022024782号 )
GMT+8, 2025-5-10 12:30 , Processed in 0.08308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